十堰市机构编制网
 
首 页
最新动态 | 重要精神 | 政策法规 | 监督检查 | 调查研究 | 部门“三定” | 县市区动态
编办概况 | 通知公告 | 他山之石 | 网上办事 | 事业单位管理| 机构编制“五重”工作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十堰市编办 > 他山之石
十堰市法治政府建设应知应会知识手册
时间:2023-12-05       

 

 

中共十堰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

2023年6月

2019年5月,中央依法治国办印发《关于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的意见》,提出从2019年启动第一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评估认定开始,每两年开展一次,梯次推进,树立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的新标杆。2021年3月,湖北省部署开展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提出从2021年启动第一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评估认定开始,每两年开展一次,梯次推进,树立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的新标杆。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我市要全力争创全国、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为进一步提高全市广大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市委依法治市办收集整理了法治政府建设相关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希望大家同心协力、全力以赴,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率先突破,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十堰、法治十堰!

一、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七章节“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一)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宪法权威。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统筹立改废释纂,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全面落实重大决策程序制度。

(二)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健全行政裁量基准。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机制。

(三)严格公正司法。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规范司法权力运行,健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强化对司法活动的制约监督,促进司法公正。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完善公益诉讼制度。

(四)加快建设法治社会。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二、习近平法治思想有关重要论述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首次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就其主要方面来讲,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会议重要讲话中精辟概括的“十一个坚持”。

(一)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党的领导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国际国内环境越是复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越是繁重,越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巩固执政地位、改善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依法治国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通过法治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效实施。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既要立足当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又要着眼长远,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促进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长期性的制度保障。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探索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同时借鉴国外法治有益成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法治基础。

(四)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就包括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

(五)坚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只有全面依法治国才能有效保障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才能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在统筹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加重视法治、厉行法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坚持依法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六)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要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要积极推进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生物安全、生态文明、防范风险、涉外法治等重要领域立法,健全国家治理急需的法律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以良法善治保障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七)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整体谋划,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法治政府建设是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要率先突破,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要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普法工作要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要完善预防性法律制度,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八)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要继续推进法治领域改革,解决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公平正义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要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强司法制约监督,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要加快构建规范高效的制约监督体系。要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坚决打击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让城乡更安宁、群众更安乐。

(九)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要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要强化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有效应对挑战、防范风险,综合利用立法、执法、司法等手段开展斗争,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核心利益。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十)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推进法治专门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确保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要教育引导法律服务工作者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依法依规诚信执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

(十一)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全面依法治国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三、荣誉篇

近年来,十堰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始终将法治政府建设作为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大胆探索、率先突破,取得新成效、新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43项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56项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人民日报、法治日报、央视等主流媒体刊载推荐8篇次;荣获国家级表彰40个,省级表彰47个。现整理部分荣誉情况如下:

1.政府立法:自2016年获地方立法权以来,不断提升地方立法工作能力和水平,围绕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领域出台了5部政府规章,具体是《十堰市政府规章制定程序规定》《十堰市汽车文化遗产保护办法》《十堰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十堰市城市公厕管理办法》《十堰市中心城区河道管理办法》。

2.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加快实施“减证便民”。出台《十堰市助企纾困优化营商环境18条具体措施》,73项先行区重大改革事项取得显著成效,37项先行试点改革事项49个改革试点获得省级表彰,居全省第二,其中本系统入选6项,数量居全省司法行政系统第一。十堰市连续3年荣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3.行政执法:不断强化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能力,创新“135”案卷评查工作法,我市2022年行政执法案卷优秀率列全省第1。十堰市被评为“2021年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成效明显的地方”。十堰市公安局东岳分局被评为全国优秀公安局、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十堰市水路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获评“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十堰市郧阳区被评为“2021年度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市、区)”。丹江口市税务局告知承诺制案例成功入选司法部十大优秀案例。

4.加快建成智慧城市:建成十堰智慧城市大脑,上线城市管理、应急管理、诚信惠企等5大应用场景,其中防汛抗旱等3个应用场景被列为省级“一网统管”建设试点,十堰“武当云一网统管防汛专题治理平台”荣获工信部“2022政务云一网统管优秀案例”。打造十堰首个城市超级APP“i武当”,上线惠企便民服务事项236个。建成智慧防疫大数据平台,入选湖北大数据十大优秀应用案例。

5.市域社会治理:探索开展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律师“246’工作体系入围全国典型案例,为“中国之治”贡献智慧和力量。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2022年全省安全感“四项指标测评”中十堰市矛盾纠纷调解有效率80.4%,位列全省第1名。

四、创建篇

1.动员部署创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工作:多次组织召开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工作推进会。市委常委和市政府班子成员靠前指挥,抓好督办。市人大、市政协聚焦重点,加强监督。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作为直接责任人,高标准、严要求抓任务落实。

2.扎实推进创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工作: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听取创建工作情况报告,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市委依法治市办多次召开工作调度会、工作推进会、专题会、宣传部署会,精心制定了十堰市创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实施方案、申报指南、责任分解表。市直部门和主城区认领清单、压实责任,有力有序推进创建工作落实落地。

3.全国、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市的周期和程序: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市的创建两年为一个周期,实行网上申报、初审推荐、第三方评估、人民群众满意度测评、实地核查、媒体公示和批准命名等程序。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市的创建两年为一个周期,实行自愿申报和初审推荐、第三方评估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测评、实地核查、媒体公示、批准命名等程序。

4.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的类别:(1)综合示范创建。综合示范创建要求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上具有全面性、系统性、整体性,符合《湖北省市县、省政府部门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指标体系》和《湖北省乡镇(街道)法治政府建设示范指标体系》90%以上指标。(2)单项示范创建。单项示范创建要求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行政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法治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流域综合治理等重点领域和重点工作,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及其他法治政府建设方面具有创新性、引领性、典型性,相关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居于领先地位,可复制、可推广。

5.《湖北省市县、省政府部门法治政府建设示范指标体系(2023年版)》包括的内容:指标体系共设有9项一级指标、32项二级指标、100项三级指标以及4项附加项,包括政府职能依法全面履行、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行政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行政权力制约监督科学有效、社会矛盾纠纷依法有效化解、重大突发事件依法预防处置、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提高、法治政府建设组织领导落实到位内容。

6.国家《市县法治政府建设示范指标体系(2021年版)》包括的内容:指标体系共设有9项一级指标、32项二级指标、100项三级指标以及4项附加项,包括政府职能依法全面履行、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行政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行政权力制约监督科学有效、社会矛盾纠纷依法有效化解、重大突发事件依法预防处置、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提高、法治政府建设组织领导落实到位九个方面内容。

7.十堰市创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工作目标:十堰市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总体目标是对标创建标准,提升工作质量,坚持国家级、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示范项目同步争创,分批次创成国家级和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以法治政府建设带动全市各方面工作法治化,为2035年实现基本建成法治十堰、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总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2023年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中实现以下工作目标:(1)确保市政府顺利通过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考核验收,十堰市人民政府被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批准命名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2)确保2-3个县(市、区)、1个乡镇(街道)达到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标准,力争被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批准命名1个以上“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3)打造1-2个具有创新性、引领性、典型性的亮点工作经验,积极争创全省法治政府建设单项示范项目。

8.十堰市创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实施步骤:

1)全面部署、深入推进阶段(2023年6月5日—2023年6月30日);

2)查漏补缺、系统申报阶段(具体时间根据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阶段确定);

3)宣传造势、迎接核查阶段(具体时间根据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阶段确定);

4)巩固提高、建立机制阶段(长期坚持)。

五、基础篇

1.法治政府建设的战略定位是什么?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法治政府建设是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对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具有示范带动作用,要率先突破。

2.如何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每年召开部署安排法治政府建设年度重点工作的专题会议不少于1次。每年3月1日之前,县级以上政府部门应当向本级党委和政府、上一级政府有关部门报告上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同时抄送本级督察单位;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向同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报告上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向上一级党委和政府报告上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同时抄送上一级督察单位。

3.《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确定的督察对象有哪些?

地方各级党委、地方各级政府和县级以上政府部门、地方各级政府以及政府部门的党组织;地方党政主要负责人、地方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其他成员。

4.《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组织实施督察工作的主体是谁?

由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和地方各级党委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的办事机构组织开展。

5.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上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2)上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3)上一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4)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5)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6.每年4月1日之前,地方各级政府和县级以上政府部门的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除涉及党和国家秘密的,应当通过何种方式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通过报刊、网站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7.法治政府建设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1)政府职能依法全面履行;

2)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完善;

3)重大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

4)行政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

5)行政权力制约监督科学有效:

6)社会矛盾纠纷依法有效化解;

7)重大突发事件依法预防处置;

8)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提高;

9)法治政府建设组织领导落实到位。

8.法治政府建设的“五治”指的是什么?

“五治”指的是法治、精治、善治、智治和政治。

9.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包括哪些方面?

1)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2)大力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并实行动态管理;

3)优化政府组织结构;

4)完善宏观调控;

5)加强市场监管;

6)创新社会治理;

7)优化公共服务;

8)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10.党委主要负责人在推进法治建设中应当履行哪些职责?

1)充分发挥党委在推进本地区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定期听取有关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将法治建设纳入地区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

2)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提高党内法规制度执行力;

3)严格依法依规决策,落实党委法律顾问制度、公职律师制度,加强对党委文件、重大决策的合法合规性审查;

4)支持本级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督促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和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依法办事,不得违规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

5)坚持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和政法机关领导班子建设;

6)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形成浓厚法治氛围。

11.政府主要负责人在推进法治建设中应当履行哪些职责?

1)加强对本地区法治政府建设的组织领导,制定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及时研究解决法治政府建设有关重大问题,为推进法治建设提供保障、创造条件;

2)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公职律师制度,依法制定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3)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4)督促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和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行政,推动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纠正行政不作为、乱作为;

5)自觉维护司法权威,认真落实行政机关出庭应诉、支持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尊重并执行法院生效裁判的制度;

6)完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组织实施普法规划,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

12.什么是“放管服”改革?

“放管服”改革指的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放”即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管”即创新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服”即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

13.什么是行政审批?

行政审批是指行政机关(包括有行政审批权的其他组织)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出的申请,经过依法审查,采取“批准”“同意”“年检”发放证照等方式,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认可其资格资质、确认特定民事关系或者特定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行为。

14.什么是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

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是指各级政府部门开展行政审批时,要求申请人委托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机构开展的作为行政审批受理条件的有偿服务,包括各类技术审查、论证、评估、评价、检验、检测、鉴证、鉴定、证明、咨询、试验等。

15.什么是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

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向行政机关申请办理行政事项时,行政机关以书面形式(含电子文本,下同)将证明义务、证明内容以及不实承诺的法律责任一次性告知申请人,申请人书面承诺已经符合告知的相关要求并愿意承担不实承诺的法律责任,行政机关不再索要有关证明并依据书面承诺办理相关行政事项的工作机制。

16.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要推进什么法定化?

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

17.什么是“双随机、一公开”?

“双随机、一公开”就是指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18.如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1)严格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办法》《湖北省营商环境问题投诉联动处理办法》,全面清理废除地方保护、指定交易、市场壁垒等妨碍统一市场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特别是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2)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平等保护,清理有违公平的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3)坚持守信践诺,强化政府诚信建设,严格兑现向行政相对人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4)对因政府规划调整、政策变化造成企业合法权益受损的,依法依规进行补偿;(5)不存在干预企业依法自主经营活动的行为。

19.什么是公共法律服务?

公共法律服务,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基本法律需求而组织提供的法律服务、服务保障措施以及其他相关服务事项。公共法律服务主要包括法治宣传教育、法律咨询、法律查询、法律便利、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村(居)法律顾问等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事项。

20.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共法律服务的“两快两全”指示具体内容是什么?

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司法所、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尽快建成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

21.什么是地方政府规章?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

22.地方政府规章可以就哪些事项作出规定?

1)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需要制定规章的事项;(2)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

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地方政府规章,限于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

23.地方政府规章制定程序是什么?

1)立项;(2)起草;(3)审查;(4)决定;(5)公布。

24.什么是行政规范性文件?

行政规范性文件是指除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以及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外,由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含管委会、街道办事处)和市、县两级人民政府职能部门以及经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并公开发布,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具有普遍约束力,在一定期限内反复适用的公文。

25.如何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监督管理?

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必须要严禁越权发文、严控发文数量。为防止文件制发的随意性,出台重要行政规范性文件要把握好“严格制发程序、认真评估论证、广泛征求意见、严格审核把关、坚持集体审议、及时公开发布”等6个环节。为了确保规定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还需健全责任机制、强化备案监督、加强督查考核等。

未经合法性审核或经审核不合法的文件不得提交集体审议。

26.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包括哪些?

1)制定有关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2)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规划;(3)制定开发利用、保护重要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4)决定在本行政区域实施的重大公共建设项目;(5)决定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涉及重大公共利益或者社会公众切身利益的其他重大事项。

27.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是什么?

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

28.什么情况下的重大行政决策草案不得提交讨论?

决策草案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决策机关讨论。

29.重大行政决策集体讨论制度落实到位,集体讨论率达到多少?

100%。

30.什么是重大行政决策终身责任追究?

决策机关违反《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规定造成决策严重失误,或者依法应当及时作出决策而久拖不决,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应当倒查责任,实行终身责任追究,对决策机关行政首长、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责任。

31.为什么要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

1)有利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2)有利于提升行政决策水平;(3)有利于增强各级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的法治观念;(4)有利于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32.行政执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严格、规范、公正、文明

33.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措施是什么?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创新行政执法方式,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健全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争议协调机制,加强行政执法保障。

34.什么是行政执法“三项制度”?

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35.强化对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的目标之一是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什么权利?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36.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措施是什么?

健全行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加强行政监督和审计监督;完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完善纠错问责和行政赔偿机制;加快建设廉洁政府。

37.如何处理司法建议和检察建议?

行政机关对人民法院提出的司法建议和人民检察院提出的检察建议应当100%按规定回复。

38.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有哪些措施?

1)健全依法化解纠纷机制;(2)加强行政复议工作;(3)完善行政调解、行政裁决、仲裁制度;(4)加强人民调解工作;(5)改革信访工作制度。

39.什么是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依法对被申请行政行为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制度。

40.什么是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做出裁判,从而解决行政争议的制度。

41.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的目标是什么?

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理念,恪守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一致等依法行政基本要求,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明显提高,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进政府各项工作。

42.如何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1)树立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

2)强化对政府工作人员的法治教育培训和考查。

43.依法治国十六字方针是什么?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44.我市“法律七进”指哪“七进”?

我市开展的“法律七进”指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网络、进军营。

45.国家宪法日是哪天?

12月4日。

46.哪些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要进行宪法宣誓?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附件

1.《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9.《中国共产党章程》

10.《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11.《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12.《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13.《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

14.《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

15.《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16.《法治十堰建设规划(2021—2025年)》

17.《十堰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

18.《十堰市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

十堰市机构编制网

电话:0719-8652996 传真:0719-8654809 电子邮件:sybzzhk@126.com
十堰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 免责声明 | 鄂ICP备13010883号
Copyright © 2013-2013 www.sysbb.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