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机构编制网
 
首 页
最新动态 | 政策文件 | 部门“三定” | 行政体制改革 | 区县动态 | 监督检查 | 调查研究
编办概况 | 事业单位登记 | 机构编制管理 | 网上办事 | 自身建设 | 通知公告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荆州市编办 > 热点专题 >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专题
常务副市长曹松同志在推行市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中介清单制度动员暨培训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6-01-21       

常务副市长曹松同志在推行市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

责任清单和中介清单制度动员暨培训会上的

   

20151119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省推行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的通知》和《关于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 重点整治“红顶中介”的通知》精神,对推行市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以下简称“中介清单”)制度进行动员部署。动员会后,市委编办(审改办)的同志还将组织大家进行专题业务培训,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中介清单制度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必须确立新的发展理念,用新的理念引领新的发展。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决胜全面建成小康,必须坚持深化改革的原则。要通过改革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实践表明,不改革创新就要落后,改革创新慢了也要落后;简政放权改革进展大的地区,经济增速就相对较快。

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主要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对我们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发展不快、结构不优、创新不够是我们荆州最大的实际,我们唯有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主动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环境更为复杂的新形势,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才能以改革创新赢得历史机遇,推动荆州加快振兴。

推行市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中介清单制度,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适应发展新常态,坚持改革方向,坚持问题导向,推行清单制度,对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最大限度地破解制约荆州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认清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中介清单制度,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过去,政府多不该做也做不好的事情,但政府该做没有好,众不意。通过实行清单制度,清家,理清些是政府管的,些是市场、社会能够决的,划清政府与市场、社会的界,大限度地减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大限度地降低市场准入大限度地市场和松绑。政府则集中精力好保公平竞争、提服务、保护生态环境等该做的事,切实变职能,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更机遇好环境,促进市场、社会活力。要通过推行清单制度,实现简政放权向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转变,加快简政放权向纵深推进,为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好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认清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中介清单制度,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中央明确要求,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秩序还不规范,公共服务总量不足、分配不均的问题还很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与政府履职不到位密切相关。通过推行清单制度,可以进一步厘清层级之间、部门之间的职责关系,突出不同层级政府的管理和服务重点,解决多年来群众反映强烈的部门职责交叉、相互推诿扯皮等问题;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地设置机构、配备人员,促进政府运行的精简统一效能,为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三是认清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中介清单制度,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需要。近几年来,我市根据国务院、省政府关于调整、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等文件精神和全市行政权力清理要求,市政府对我市现行的行政审批事项、设定依据及实施机关进行了清理,向社会公布了一批继续实施的市级行政审批事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较大成效,有力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中介清单制度,是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的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权力清单工作是对包括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在内的所有行政权力的大起底。经过权力事项的全面清理,大量游离于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之外的针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具有审批性质的事项将浮出水面,简政放权不再是减多减少的数字游戏。特别是行政审批中介服务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就不可能彻底。要紧扣省“红顶中介”清理整治工作专项检查组反馈的我市存在的脱钩改制进度不一、中介服务市场竞争不充分、明脱暗管利益关联、财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举一反三,深入开展全覆盖检查,做到检查覆盖到位、责任落实到位、问题整改到位,促进我市中介服务市场健康发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四是清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中介清单制度,是建设廉洁政府的需要。目前,部分政府部门存在权力运行过程不够透明、权责不对等、对权力的监督乏力等问题。推行市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中介清单制度,就是要将市级政府工作部门等单位行使的各项行政职权及其依据、行使主体、运行流程以及对应的责任事项、职责边界、中介服务事项等,以清单的形式明确列示出来,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这可以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压缩自由裁量空间,减权力行使中的意性和各种避免权力寻租。这就从源头上切断了滋生腐败链条,为政建设提供了重要制度保

二、准确把握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中介清单制度的基本要求

推行清单制度,主要任务是全面梳理部门职责,编制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中介服务事项清单以及对应的运行流程图,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并依法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行市级政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中介清单的通知》要求,扎实做好推行清单制度的各项工作。

(一)遵循“清单之外无权力”,彻底“清权”。 制定权力清单,首先必须了解政府到底有多少权力,这就需要对政府及其部门的权力进行分类、归集、整合、列表,让人一目了然。要依据法律法规对各部门现有的行政职权进行一次大清理,摸清各部门权力底数。通过对政府部门权力的“减法”,做好政府服务的“加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在清权的过程中,各部门各单位既不得擅自增加和扩大行政权力,也不允许放弃和隐瞒法定职责,做到权力清单完整、具体、详实、全覆盖、不遗漏。遵循“法无授权不可为”,对每一项行政权力要列明完整依据,按照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十个类别,逐条逐项分类登记,确保每一项行政权力于法有据。要把这次清理结果,作为依法履职的重要依据,真正做到每一项行政权力都在清单制度的笼子里有序运行,实现清单之外无权力,严禁选择性清权或变通清权。

(二)强化“法定职责必须为”,依法“确责”。权力与责任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两者密不可分,某种程度上讲,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是权力。在制定权力清单的同时,要对照每一项行政权力,逐一厘清与行政职权对应的责任事项,建立责任清单。按照“有权必有责”的要求,属于本部门应尽的责任,必须依法履职到位,切实把该负的责任负起来,把该管的管住管好。列入责任清单的责任事项,应当是明确的、具体的,使追责有据可依。每一项责任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有法律法规依据。法律法规尚未作出明确规定的,可以参照党纪政纪等有关规定。通过建立责任清单,让行政权力“授之有据、行之有规、失之有责”,让掌握权力的部门和工作人员,切实增强法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做到手中有权、心中有责。

(三)坚持“便民高效、统一规范”,科学“优权”。要优化权力流程。推行权力清单制度,不仅要把行政职权清理彻底,还要优化权力流程。对于不合法、不合理、不科学的职权运行流程,要进行“流程再造”,特别要减少内部流转环节,规范自由裁量,实行职权流程法定。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职权流程,要按照法定程序编制和公开;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要按照便民原则编制和公开。能并联办的要并联办,能集中办的要集中办,能简化办的要简化办,承诺办结的时间要做到,不能让承诺留在嘴上。禁止提出不明确、不需要的申请材料;禁止人为增设非法定办事环节,可以简化的环节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归并;规范细化裁量权标准,限制自由裁量空间;禁止自行延长办理期限,可以缩短期限的一律缩减。要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内容,延伸服务网络,积极探索推行网上办理、并联审批等有效举措,最大限度便民利民;要落实“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四)做到“有权不任性”,有效制权。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后,事前的审批、审核等事项会减少,但事中事后的监管要加强。不是审批后就放手不管,也不是取消了就不管,决不能因为权力下放而留下“监管盲区”。要做到“放”、“管”结合。这是工作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委托下放的一些行政许可事项,要建立常态化的监管制度,不能让下放的权力“在真空中运行”。对于像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确认等行政职权,本身就是事中事后的监管措施,要严格落实到位。要强化问责。目前,我省行政权力清单管理办法已经省法制办多次研究讨论,计划年底前以省政府令形式出台。该办法严格实行行政职权“准入制”,建立行政职权动态调整机制,保证权力清单的时效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对不按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履行职责的单位和人员,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落实中介服务“五分开”,规范行为。一是要重点整治“红顶中介”。按照政企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加快推进市场中介机构与主管部门实行机构分设、人员分开、职能分离、财务分账、办公场所分开,限期解决“双重法人”登记问题。市工作专班要在巩固前期清理成果的基础上,督促相关主管部门尽快拿出“红顶中介”脱钩改制方案。其中对专业性强、市场暂时无力承接,短期内仍需由审批部门所属单位开展的中介服务,审批部门必须明确过渡期限,提出改革方案,由市审改办论证后按程序报市审改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认真抓好本系统“红顶中介”的清理整治工作。二是要加强中介服务监管。建立中介清单管理制度,除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和部门规章规定的中介服务事项外,审批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要求申请人委托中介服务机构开展服务。今后凡未纳入清单的中介服务事项,一律不得再作为行政审批的受理条件。同时要规范中介机构的收费和执业行为,完善服务规范和标准。全面推行中介服务公开承诺制、执业公示制、限时办结制、收费公开制和执业记录制。三是要培育和发展市场中介机构。按照“非禁即入”的市场准入原则,允许具备资质的中介机构进入市场开展业务。每一项中介服务事项在政务服务大厅公示时,对应可供选择的中介服务机构不得少于3家;少于3家的,由市政务服务办商审批部门引进市外中介机构参与竞争。

三、切实抓好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中介清单制度的组织实施

我市自2013年开始启动实施本级行政权力清理工作,纳入行政权力清理范围的57个市直部门共上报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事项6115项,经第一次清理,审核确认后的事项共4702项。从20146月开始,我市再次对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事项进行了清理,经审查确定,市直有关部门共保留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事项2908项。本轮推行清单制度与前两次相比,不仅权力的法律依据、分类标准等发生了较大变化,还增加了责任清单。根据中、省统一部署,市县两级政府要在20166月底前公布本级政府部门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中介清单。其中市级要在明年3月底前编制完成。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有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周密安排,抓好落实。

(一)将责任落实到位。推行清单制度,是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一场“自我革命”,是对我们的一次重大考验。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切实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专门人员具体抓,建立工作推进机制,认真做好本部门、本单位清单的梳理上报工作,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有序推进。二是要明确工作职责。市直各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履职尽责。市委编办(审改办)要履行牵头职责,指导督促各部门上报职权清理材料,组织开展审核,并做好清单公布后的后续工作;市政府法制办要严格按照职权法定的原则,加强职权设立的合法性审查,对权力事项调整涉及法律法规规章修改的,要及时做好相关工作;市政务服务管理办要加强对行政职权运行流程图的调整优化。三是要形成工作合力。市直各相关部门要在抓好本部门改革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对本系统、本行业改革的指导,做到上下联动、整体推进。

(二)把纪律挺在前面。新华书记在市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强调,推进改革必须把纪律挺在前面。中央刚刚修订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内容作了重大修改,专门强调加强政治纪律。不改革、变相改革,就是违反政治纪律,就要受到纪律处分,该调整的调整、该免职的免职,这是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政治责任。市委编办(审改办)、市政府法制办、市政务服务管理办等审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及时跟踪了解各部门、单位的工作进展情况,加强对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中介清单制度的督办。市监察局要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对工作进展缓慢、效果不明显的,要督促其采取切实措施,及时加以解决;对搞形式、走过场,不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的部门,要通报批评,坚决纠正;对因措施不力影响工作进程,造成不好影响的,要实行问责。这里,我还要特别强调的是,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绝不能有应付心理,也绝不能弄虚作假,一定要抽调精兵强将把这一工作做实做好。同时,凡是清单所涉材料和表格必须由各单位“一把手”签字确认后方可上报。

(三)用舆论引导改革。此项工作社会关注度高,要多渠道积极做好舆论宣传,加强对改革政策的宣传解读,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引导好社会预期,拓宽公众参与渠道,让群众更好地了解、支持和参与改革,分享改革成果,为改革的深入推进营造良好氛围。

同志们,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中介清单制度,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成效。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壮士断腕的魄力和求真务实的作风迎难而上、攻坚克难,通过政府权力的“瘦身”换取市场主体“强身”,为实施“壮腰工程”、加快荆州振兴再立新功!

荆州市机构编制网

电话:0716-8451160 传真:0716-8451160 电子邮件:jzswbb@163.com
荆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 免责声明 | 鄂ICP备13014963号
Copyright © 2013-2013 www.hbjzsbb.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