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机构编制网
 
首 页
最新动态 | 政策文件 | 部门“三定” | 行政体制改革 | 区县动态 | 监督检查 | 调查研究
编办概况 | 事业单位登记 | 机构编制管理 | 网上办事 | 自身建设 | 通知公告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荆州市编办 > 调查研究
荆州机构编制信息第5期
时间:2017-08-10       

  

 

荆州机构编制信息

 

5

 

 中共荆州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2017年8月7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23F5.tmp.png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荆州市大力推行“一次办好”服务……………………龚  劲(3

 

机构编制管理创新

在事业单位中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的几点思考………曹  立(5

 

县市区传真

荆州区:大刀阔斧“自我革命”……………罗序文  肖晓波(8

石首市:创新体制机制  大力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潘选雄(10

沙市区:注重源头防范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行为……鲁  娟(13

洪湖市:以“五个加强”促机关作风转变…………潘宗文(15

域外听风

济南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 227人获首次任职资格

……………………………………………………………李飞(16

山东将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

……………………………………………………姜洋 葛健(19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荆州市大力推行“一次办好”服务

 

荆州市借鉴浙江“最多跑一次”做法,结合省政府提出的“一网覆盖、一次办好”要求,提出“一次办好”的改革目标。通过确立“一次办好”目标,倒逼部门“自我革命”、简政放权、优化服务。

一是推动事项进驻全覆盖。按照“应进必进、进必授权”原则,各部门将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或分中心。入驻部门必须指定首席代表并充分授权,避免“前店后厂”现象。分中心接受市政务服务中心业务指导和考核监督。

二是推行“一窗受理”改革。率先在投资项目审批和商事登记领域实行“一窗受理”服务,其他领域加快跟进。设立投资项目审批综合窗口。项目业主只需要将材料一次性递交综合窗口,由该窗口实行内部流转、部门联办、统一出件、快递送达(可选择)。设立商事登记综合窗口。以“多证合一”改革为突破口,推行“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信息共享”,实现企业登记注册再提速,为促进就业创业降门槛。设立其他领域综合窗口。对投资审批和商事登记外的其他领域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进行整合,按事项科学设置若干综合窗口,实行“一窗受理、内部流转、部门联办、统一出件”服务。

三是公布“一次办好”事项。对公共服务事项和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梳理,按照“成熟一批、公布一批”的原则分类分批向社会公布可以“一次办好”的事项。今年年底实现70%的群众和企业到政府申请办理事项“一次办好”,最终基本达到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一次办好是原则、办不好是例外”的要求。

四是打造“一网通办”系统。完善政务服务网络功能。按照全省统一标准对市行政审批网进行改造升级,实现与省级平台的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并向省统一平台整合迁移。开发网上办事移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掌上办事”服务功能,将业务办理端口前移,构建触手可及的新型政务服务体系。加快数据共享交换体系建设。推动各部门网上办事的前端和出口全部整合到市行政审批网。依托荆楚云建立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将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数据进行迁移归集,实现公共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建共享。建设统一的电子证照库、电子档案库。实现办事相关证明材料一次采集、统一存储、共享共用、便于核查。推进行政服务收费电子化。改造升级非税收入管理系统,推广运用电子化收费方式,实现与行政审批服务收费全面对接,为办事群众和企业提供支付便利。

五是加强政务服务自身建设。明确市政务服务中心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扩充代办帮办职能,做实市政务服务中心。对于市政府招商引资、重点投资项目以及部门相关建设项目,由代办中心实行全程代办服务,加快项目落地速度。推进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互联互通。加大荆州区、沙市区、荆州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力度,打通市区两级审批系统,实现跨级联办(市级部门的审批事项在区级受理,通过网上流转,群众跑一次就可办成),让群众享受“就近办理”的便利。加强政务服务大厅建设。按照国家《政务服务中心运行规范》有关要求,选址新建市民中心。

(市委编办 龚劲)

 

 

 
 

机构编制管理创新

 

 

 


在事业单位中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的几点思考

 

政府购买服务是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具体实践。我市去年在人才服务中心、动物检疫站、价格认证中心、通航管理处等事业单位试点政府购买服务,较好地解决了单位取消收费后运行困难的问题,但仍有一些共性问题亟需在下阶段实施中予以规范和解决。

一是部分主管部门及其事业单位对政府购买服务的认识还不够。一方面部分主管部门不愿意打破现有事权和利益分配格局。每当新增公共服务任务时,不是优先考虑向市场购买,而是要求扩充编制、追加经费。不放心采取购买服务方式将服务事项交给社会组织,也不善于对社会组织承接服务的效果进行后期评估和监督。另一方面,承接服务的事业单位“机关化”、“行政化”色彩浓厚,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僵化,缺乏创新求变的动力,仍习惯用“因人设岗定费”的惯用思维来争取经费、维持运转,对参与市场竞争的趋势认识不足。

二是部分纳入购买服务范围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遗留问题较多。一方面是转型慢、适应难。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既有公益性、也有经营性。因历史原因,其长期依附在行政部门开展业务,收入来源相对稳定。但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后,普遍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短期内难以适应财政保障方式改变带来的冲击。另一方面是人员多,消化难。部分事业单位由于业务发展需要,在过去收入充沛的情况下,聘请了大量工作人员,人员结构比较复杂。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后,人员短期内难以消化,运转比较困难。

三是部分领域能够提供服务的市场主体有待进一步培育。政府购买服务的核心是让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急需一批独立、专业、规范的市场主体。但目前市直部分领域还是事业单位一家独大,企业和社会组织还未发展壮大起来,无法形成竞争局面,难以体现政府购买服务的公平性。

针对以上问题,特提出以下几点改进建议:

一是进一步提高对政府购买服务的认识。李克强总理提出了本届政府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目标。地方事业编制也以2012年底统计数为基数进行了冻结。这意味着事业单位通过增编增人的“人海战术”办事的老路已经行不通。在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的过程中,各行业主管部门要肩负起购买服务的主体责任。既要严格按照“以事定费”的原则,合理测算购买服务项目所需支出,做好经费预算安排,又要加强合同履约管理和绩效管理。承接服务的事业单位要严格履行合同,确保服务质量,提高服务对象满意度。

二是大力推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借助财政保障方式的调整,倒逼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优化人员结构、提升服务水平、参与市场竞争。同时要加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严管编内人员,消化编外人员。在保障人员基本生活的前期下,形成与市场接轨的收入分配机制。对新增的、适合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公共服务事项,尽量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供,原则上不再新增事业单位和事业编制。

三是分类实施政府购买服务。对于市场化程度较高,服务主体较充足的领域,可以实行项目购买方式,如防雷检测、白蚁防治。对于市场化程度较低,服务主体待培育的领域,可以探索岗位购买方式,如人才服务、动物检疫。在实施过程中,采取各主管部门按需申报,财政、编制部门联合审查的方式,建立《政府购买服务事项清单》的动态调整机制。切实防止临时性服务变为长期性保障,防止购买服务与编制管理界限不清,防止购买服务变成编外违规用人的合法途径。

四是加快培育市场服务主体。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加大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力度,逐步提高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份额或比例。在实施项目外包的同时,当部分公益场馆面临人员缺乏的问题,可考虑采取整体外包的方式将场馆运营管理交给市场主体来承担,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到公共服务供给中来,为人民群众提供公正可及的公共服务。

                                   (市委编办  曹立)

 

 
 

县市区传真

 

 

 


荆州区:大刀阔斧“自我革命”

 

罗序文  肖晓波

 

今年暑期,荆州区将12所中小学校调整合并成6所,方案已经公布,8月底之前完成合并。实验中学、东方红中学、实验小学、荆州小学等优质学校向全区辐射,覆盖惠及更广泛的学生。

荆州区教育局改革办副主任胡余龙介绍,为解决择校热、大班额等教育怪象,荆州区启动教育综合改革,调整全区学校布局,去年至今已将18所学校合并成9所,清退代课教师和临聘人员381人,跨系统转岗198人。该区财政拿出5100多万元启动教师五项奖励补贴,从今年1月起,奖励资金从财政划拨给学校,由学校根据教师教学质量自主发放。“过去从财政直接发到教师账户,现在强化按劳分配、优劳优酬。”胡余龙说,改革激发了教师积极性,也惠及学生。

教育改革是荆州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该区大力推进行政机构改革、事业单位综合改革、商务企业改革、国有林场改革等,以壮士断腕的勇气进行“自我革命”,用改革解决难题,推动发展。

推行大部门制大科室制。荆州区编办副主任陈传宏介绍,该区推行大统战、大科技等大部门制,将民族宗教事务局、工商联与统战部合署办公;将科技局、科协,地震局、区知识产权局合署办公。同时推行大科室制,将原先分布在105个内设科室和二级单位的审批职能归并到44个行政审批科,行政审批职能科室减少61个,审批事项90%以上实现零收费,同比法定办理时限提速50%以上。

事业单位有增有减。改革前事业单位出现“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临时人员干事、正式人员不干事”等现象,荆州区将没事干的单位撤销,将有事干的单位增强。科技局下属科技情报所、科研所等单位职能弱化,30多人没事干,两家单位被撤销,人员转岗分流。农业局下属5家单位合并成2家,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土肥站、植保站合成1家,农机监管站、农机技术推广站合成1家。新设的食品药品监管局职能加强,从教育系统转岗33名教师补充进来。全区事业单位改革涉及39家主管部门、197家事业单位,通过撤、并、转减少机构21个,清退临时人员928人。

清算商务企业遗留问题。荆州区商务局副局长徐国庆介绍,因有关规定限制了该区商务企业资产不能处置变现,职工养老保险等无法跟进,全区还有百货公司、副食品公司等15家商务企业、2700多人没有清算。今年3月荆州区拿出2亿元先行垫资,付工资买保险,推进商务企业改革。资产评估报告、职工安置方案今年底全部完成,2018年完成清算。

荆州区今年还对所属八岭山国有林场、红旗国有林场进行改革,将两个林场的直属村按就近就地原则安排到八岭山、川店两个镇,将180人通过承包土地、买保险、购买社会服务等妥善安置,建立了新的国有林场管护机制。

(《湖北日报》 2017年8月3)

 

 

石首市:创新体制机制

大力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石首市制定《石首市20172020年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方案》,研究确定了《石首市2017年事业单位改革计划》,目前正稳步实施事业单位改革。

一、全面分析,把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内容

石首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意义,把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是每年事业单位改革的方案书记、市长必审,并列入市委常委会研究议题;二是每次编委会研究事项中事业单位改革内容必有。近3年来,石首市撤并事业单位51家,事业单位改革占了编委会内容一半左右;三是每年的调研计划和机构编制监督检查计划事业单位必列。

二、多点突破,把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作为事业单位改革的重点领域

一是实施城管综合执法。一是强化监管职能。将城管综合执法局由过去住建局所属二级单位,调整为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在职能设置上实施“建”“管”分离,将市城管综合执法局的职能定位于监管和执法上,并组建了完善的城管监管执法系统,实行机构编制人员大力倾斜。二是坚持先行先试。2015年,将市政、环卫、规划、绿化、环保、工商、公安、交通等领域中的有关行政处罚权,经省政府批准后,相对集中于城管综合执法局,剥离了相关职能部门的城市管理执法权,较好地解决了“九顶大盖帽管不了一顶小草帽”等问题。在城管综合执法局设立城市管理警察大队,提高了城管执法工作的权威和效率。三是继续深化改革。今年新出台的城管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方案,将对城管职能进行升级完善,并进一步集并相关的综合执法权和延伸至农村城镇,进一步加强和优化机构设置与人员编制力量等。

二是实施部门统一执法。将分散在多个执法机构、多支执法队伍中的执法职能向一个执法机构集中,相对集中执法权,统筹执法力量,实行综合行政执法,是石首根据省市的有关精神开展改革的一个重点。长期以来,文化市场的管理职能分别在文化、广电和新闻出版等多个部门,石首市整合组建了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实施统一综合执法。多年来,由于传统林业执法体制的不完善,导致林业系统内部执法机构多、执法队伍素质适应不了职责需要,出现执法缺位越位和不到位等情况。石首市组建林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相对集中行使林业行政处罚权,保证了林业行政执法到位。

三是实施中介类事业机构清理整顿。编办牵头组织开展了行政事业单位所办中介组织的清理整顿工作,这项工作以清理“红顶中介”为重点,以机关事业单位所办的中介组织或经济实体为对象。组织力量对在工商、编制、民政、司法等部门登记的275家中介组织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分类建立监管台帐。共清理出12个部门24家中介或经营类企业,采取脱钩撤销、脱钩改制和剥离职能三种办法,进行彻底清理整顿。24家中介脱钩撤销13家、脱钩改制(移交)7家、剥离职能4家,在中介组织担任法人或其他工作的76人回归原单位。收回事业编制58名。

三、量化控管,把机构编制人员总量的刚性约束作为事业单位改革的重点举措

一是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总量。出台了《石首市20172020年人员编制控制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市机构数、编制数和实有人数每年下降1%左右。将每年机构编制人员数和新进人员数实行定量控制,进行目标量化管理,并建立了相关的配套政策和管理办法。

二是把好事业单位用编核准关口。摸清情况、分析掌握全市每年人员的减量(退休、调出、辞职、辞退等),按控制计划数把握每年人员的增量(公开招考、调入、政策性安置等),力争实现每年减员预期目标;坚决控制和减少机构编制增量。及时准确掌握全市各类机构职责任务变化情况,不该增的机构编制坚决不增,确需增加的在总量内调剂解决,该减的坚决减下来,对于确需新增的机构,做到撤一建一。

三是建立控制事业单位编制和人员的长效机制。建立由编委领导牵头,组织部、编办、财政局、人社局等编委组成部门参加的机构编制会商机制和定期分析报告制度。根据会商情况,每年综合性地对上一年机构编制人员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形成评估报告,向市委、市政府专题报告,并提交当年第一次编委会审议。

                       (石首市委编办主任  潘选雄)

 

 

沙市区:注重源头防范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行为

 

一是坚持知规守纪,高调宣传教育。区委中心理论学习组每年2次学习机构编制政策规定,通报机构编制使用情况,强化机构编制“红线”意识;将机构编制法规纳入区委党校各类培训必学内容,促使全区不同层次干部自觉遵守机构编制纪律要求,强化刚性约束意识;机构编制部门采取每周干部轮流领学、集体研学的方式,深入学习机构编制法规纪律,强化守土意识和责任担当意识。

二是坚持严控严管,高格研究审核。区委、区政府对机构、编制和职数严格控制,凡涉及机构编制问题,一律由区编委统一研究,对机构编制调整,用编计划的编制,均由区委集体研究决定,并报市编办审批。近两年,全区机构编制坚持做减法,区政府工作部门由22家减为18家,事业单位由186家减为141家,新设机构严格按撤一建一的要求设置,新进人员严格按退一进一申报用编计划。

三是坚持有错必纠,高频监管督查。由纪委、组织部、编办等部门组成专班,先后四次重点检查各地各单位违规进人、混编混岗等问题,并责令及时纠正。近年来,共清理违规进人1起、混编混岗75人,理顺编制关系68人,处理违反机构编制政策责任人2人。结合“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加强对事业单位法人事中事后监管,近30家网上提交材料不全、信息有误的单位,及时按要求予以补全、变更。

(沙市区委编办 鲁娟)

 

 

 

洪湖市:以“五个加强”促机关作风转变

 

一是加强学习,促工作能力提升。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升干部队伍理论水平。加强机构编制政策法规学习,提升干部队伍政策水平。加强机构编制业务学习,组织机关干部学习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知识、编制政务公开管理、机构编制办理程序、公文写作知识等,提升干部业务水平。

二是加强服务,促工作质效提升。机关实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AB角色工作制》等,深化“为民、便民、利民”理念,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着力打造服务型机关。

三是加强纪律,促作风建设提升。工作人员上班期间严禁玩游戏、聊天、看影视剧等与工作无关的活动,杜绝吃、拿、卡、要现象发生,完善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办法。

四是加强调研,促决策水平提升。对涉及机构编制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努力为党委、政府和编委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五是加强督查,促效能建设提升。机关人员每天记工作日志,一月一汇总,一年一考评,实行网上记载,公开晒工作、晒业绩;实行工作人员岗位目标考评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考核监督。每季度进行一次群众满意度调查,半年进行一次履职考核,年终结帐,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洪湖市委编办  潘宗文)

 
 

域外听风

 

 

 

 


济南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

227人获首次任职资格

 

 

济南市决定2017年开始推行校长职级制改革。实行校长任职资格制度,担任中小学校长须具有相应任职资格。424,济南市教育局发布通知,公布首次校长任职资格认定名单。韩相河等207人获得了高级中学(含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任职资格,陈军等20人获得市直义务教育阶段初级中学(小学)校长任职资格。

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每两年认定一次

去年底,济南市政府召开全市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工作会议。从2017年起,全市中小学校及其干部取消行政级别,推行校长职级制度改革。校长通过推荐考察、公开招聘等方式产生,由教育行政部门聘任,职级分为四级九等;副校长由校长提名、聘任。

中小学校长的职级分别为特级校长、一级校长(一、二、三等)、二级校长(一、二、三等)、三级校长(一、二等)。全市一级、二级、三级校长的比例为3:5:2,其中,高中阶段校长职级一、二、三级比例原则上控制为5:3:2;特级校长的数量控制在中小学校长总数的3%以内,并兼顾各学段和城乡学校。

按照校长职级制改革的要求,实行校长任职资格制度。担任中小学校长须具有相应任职资格,任职资格每两年认定一次,有效期4年。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高中校长任职资格认定,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义务教育阶段校长及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的认定。

建立校长后备人才库,校长后备人才从现职副校长、学校优秀中层干部以及社会其他行业优秀人才中,通过组织推荐、公开考选等方式选拔,并接受任职资格所需知识、能力培训和挂职锻炼培养,经综合考核合格后,认定相应校长任职资格。

副校长的聘任由校长提名

424,济南市教育局发布通知,公布了首次校长任职资格认定名单。

通过个人申报、材料初审、基本信息确认公示、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和面试答辩环节,济南市教育局对全市高中阶段校长和市直义务教育阶段校长任职资格进行了认定,韩相河等207人获得了高级中学(含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任职资格,陈军等20人获得市直义务教育阶段初级中学(小学)校长任职资格。

记者了解到,济南市市直高中阶段校长任职资格认定人员共79人,认定范围包括现任校长、副校长、党委书记、工会主席等;济南市市直义务教育阶段校长任职资格认定人员共20人(代认定),包括现任校长、副校长等;济南市县区教育部门高中阶段校长任职资格认定人员共128人,包括现任校长、副校长等。

按照校长职级制改革的要求,实行校长聘期制。校长每个聘期为3年,聘期内一般不作调整,聘任期满后,其职务、职级自然解除,经考察、考核合格,教育行政部门党组织研究同意的,可以续聘或交流聘任。初任校长试用期为1年,试用期计入校长聘期。试用期满且考核合格的,予以正式聘任,并确定相应职级;考核不合格的解聘试用职务;连续聘任的,不再实行试用期。在一所学校连续任职满2个聘期的校长应当交流,原则上不得连续任职超过3个聘期。

副校长的聘任,由校长提名,采用竞争上岗或民主推荐的形式,在核定职数内按规定程序选聘,并同样实行聘任制和新任试用期制。

按照规定,校长聘期内实行学年度考核和聘任期满考核。考核评价分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4个等次,考核结果与校长业绩评价、职级认定挂钩。

  实行晋级降级制度。校长任期内得到优秀等次的次数,作为晋升职级的优先条件。任期内考核如出现基本合格等次,由所属教育行政部门党组织对其诫勉谈话,降低职级绩效工资系数,并作为下一次评定时降级或降档的重要依据;任期内出现不合格等次或连续2年出现基本合格等次以及出现不适合继续担任校长职务问题,解聘其校长职务。(《齐鲁晚报》2017425

 

山东将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

姜 洋  葛 健

 

  记者从23日召开的山东省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了解到,去年,山东全面推开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事业单位去行政化取得新突破。全省1.3万多所中小学全部取消行政级别,建立了49档的校长职级制度,制定了校长选聘、职级认定、薪酬考核等配套制度,下放办学自主权,厘清了责权利关系,有力推动了教育家办学和教育均衡发展。

  根据会议部署,2017年年底前将全面开展校长职级评定和聘任、薪酬兑现等工作,做好校长后备人才库、校长培养、考核机制等建设,指导制定学校权责清单,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发挥校长专家治校优势,提高办学水平。

   去年全省550多所公立医院、科研院所全面推开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推动建立以理事会、管理层、监事会为主要架构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机制。今年,山东将深入推进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制定完善人事、收入分配、经费使用等配套政策,落实法人自主权。建立外部理事、外部监事库,做好外部理事、外部监事选派管理工作。20176月底前,全省公立医院、科研院所按新的体制机制运行。同时,根据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推动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建设。(齐鲁网20170524

 

 

 

 

 

 

 

 

 

 

 

 

 

 

 

 

 

 

 

 

 

 

 

 


 审稿 熊善泉      统稿 乔太平    本期编校    曹 立

                           Email:jzswbb@163.com


荆州市机构编制网

电话:0716-8451160 传真:0716-8451160 电子邮件:jzswbb@163.com
荆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 免责声明 | 鄂ICP备13014963号
Copyright © 2013-2013 www.hbjzsbb.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